产品搜索:
肉鸡支气管堵塞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深秋及冬、春季节,白羽肉鸡呼吸道疾病较为多发,且以支气管堵塞为主。该病症所有日龄的鸡群均易感,发病率较高。尤以10多日龄-30日龄鸡群多发,死亡率极高给广大养殖朋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分析肉鸡支气管堵塞的发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是当前肉鸡养殖业的当务之急。
1.发生支气管堵塞的原因
肉鸡支气管堵塞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身的生理特性、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等诸多因素。
1.1 呼吸生理特性
家禽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组成,呼吸道是空气进入鸡体的天然通道,从鼻孔一直到气囊,与全身相连,禽类没有横隔膜,胸腹相通。这种特殊的结构既利于鸡进行呼吸活动也利于贮存气体进行气体交换,但这种特殊的结构也为病原体感染呼吸系统提供了便利条件。
1.2 环境因素
1.2.1 冷应激
当温度低于机体正常要求时,冷空气可剌激呼吸道黏膜及肺部组织,使局部血管收缩,循环障碍,造成局部营养不足,引起纤毛上皮活动减弱停止,溶菌酶分泌减少,局部粘膜抗体减少。结果是使屏障机能受到破坏,呼吸系统抗感染的能力随之降低。
1.2.2 湿度
湿度过低:湿度小于30%,空气干燥,粉尘多(细羽、尘土、粉料等),经吸气随空气进入呼吸系统,长期在呼吸道中可出现微粒积聚,经呼吸道分泌腺粘附,过多时造成阻塞,呼吸不畅,如微生物附着数量多,也易造成呼吸感染。
1.2.3 不良气体超标
鸡舍中有害气体:氨浓度大于20 mg/m3、硫化氢浓度大于15 mg/m3,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纤毛脱落,致使呼吸道天然屏障功能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大于2500 mg/m3 时影响气体交换,引起肺动脉高压从而造成肺损伤造成呼吸系统感染。
1.3 病原体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检剖及实验室诊断与支气管堵塞有关的病原体有传染性支气管炎、H9、大肠杆菌、支原体、葡萄球菌、兽疫链球菌等。且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
1.3.1 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支气管堵塞
1)发生诱因:低温、温差、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失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的发生。
2)病理变化: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鸡只18 h可见呼吸道纤毛缺损,黏膜上皮细胞变圆脱落,并有少量异嗜细胞和淋巴细胞侵润,发病鸡只气管或支气管有卡他性渗出物,严重时可见气管后端或支气管有干酪样的栓子。
1.3.2 低致病性流感(H9)引起的支气管堵塞
1)发生诱因:气候多变,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黏膜,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
2)病理变化:鸡低致性禽流感(如H9N2)的主要剖检病变表现在呼吸系统、:早期气管充出血严重,似地毯状,支气管有黄白色的干酪物堵塞。后期解剖鸡只气管充出血严重, 气管内黄白色的块状分泌物;支气管有黄白色的干酪物堵塞,肺脏淤血、出血。
1.3.3 大肠杆菌引起的支气管堵塞原因
①吸入污染有大肠杆菌的灰尘,鸡舍内的尘土和氨气可以使鸡呼吸道纤毛失去运动活性,从而使大肠杆菌易于增殖,很明显受损伤的呼吸道对于大肠杆菌从呼吸道侵入极其敏感易于感染呼吸系统,引起肺炎、支气管堵塞或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
②鸡群有一定程度的传染性支气管炎或支原体感染时,鸡只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增强,更易引起上述病变。
1.3.4 鸡毒支原体引起的支气管堵塞
鸡毒支原体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要原因,常于其他微生物引起并发症。大肠杆菌是常常与支原体并发的微生物之一,H9、或传染性支气管炎可以促使支原体的感染。
由于鸡毒支原体的感染造成呼吸道粘膜受损,气管有卡他性渗出物,气囊中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伴随着炎性渗出物的增多而堵塞支气管。
1.3.5 葡萄球菌引起的支气管堵塞
1)葡萄球菌发生的诱因:舍内通风不良、湿度大、不良气体浓度超标鸡群多发。
2)病理变化:
①肺呈黑紫色、表面及实质内部有淡黄色及粟粒大纤维素性结节。
②心室扩张、心包积液。
③支气管堵塞(引起家禽呼吸系统感染的一般为金色葡萄球菌)。
1.3.6兽疫链球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一般很少见)
兽疫链球菌主要通过口腔和空气传播,当然也可通过损伤的粘膜传播。一般不引起成年鸡发病,但鸡胚及雏鸡对其较敏感。
鸡只感染后皮下组织水肿,肌肉呈水煮状,心冠脂肪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肺脏淤血性肿大,气管及支气管内有粘液性分泌物。
2 综合防治措施
2.1改善环境
在生产过程中结合实际环境严格按照温度、湿度、通风、通风标准予以管理,给鸡群一个舒适的健康的生长环境。
有证据表明:环境因素在引起呼吸道疾病,病原间的相互作用中有明显的影响,已研究的环境因素有氨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灰尘。
饲养在氨气浓度10 mg/L或 20 mg/L环境中的鸡群气管黏液分泌增多、纤毛表面粗糙、其黏膜纤毛运动退化,气囊、肝脏、和肺脏对大肠杆菌的消除率下降,如发生大肠杆菌病那么鸡群对传染性支气管炎及h9的易感性增强。
由此可见环境对鸡群的重要性。
2.2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合理的生物安全措施是保证鸡群健康的有效手段,实验及理论证明:在传染性支气管炎、H9高发区,第一阶段从10日龄至18日龄(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滴度在14日龄左右是肉鸡一生中最低阶段);
第二阶段从22日龄至35日龄(21日龄左右为新城疫、H9抗体水平最低阶段),用威能喷雾消毒(降低鸡舍中单位体积病原体的含量),可有效控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及H9发病率,同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兽疫链球菌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2.3 制定合理免疫程序
根据养殖区域实际情况及各种抗体的消张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尽最大努力使IB、H9的防御机能达到最佳状态,以保证鸡群安全度过这些相应的抗体低谷期,使鸡群健康生长。
2.4 临床治疗
引起肉鸡支气管堵塞的原因比较多,所以治疗针对各种病原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差异。
但所有治疗方案都有一个相通之处,那就是止咳化痰,消除栓塞。
所以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支气管堵塞,对因治疗的同时配合喘立欣来缓解栓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