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兽医成长记---第九十四期
牛球虫病
牛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的几种球虫寄生于牛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
一、病原
寄生于牛的球虫有10多种,主要寄生于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内,以邱氏艾美尔球虫和牛艾美尔球虫的致病力最强且最常见。随粪便排出的球虫称为卵囊,在外界一定条件下发育成熟,且有侵袭性。
二、症状
主要危害6月龄以下的犊牛,潜伏期约为2—3周,犊牛一般为急性经过,病程为10~15天;老龄牛多为带虫者。本病多发于4-9月;在潮湿、沼泽的草场上放牧易感染和发病;饲料突变,患有某种传染病或肠道线虫病,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易诱发此病。当牛球虫寄生在大肠内繁殖时,肠黏膜上皮大量破坏脱落、黏膜出血并形成溃疡;这时在临床上表现为出血性肠炎、腹痛,血便中常带有粘膜碎片。约1周后,当肠黏膜破坏而造成细菌继发感染时,则体温可升高到40--41℃,前胃迟缓,肠蠕动增强、下痢,多因体液过度消耗而死亡。慢性病例,则表现为长期下痢、贫血,最终因极度消瘦而死亡。
三、临床诊断
诊断临床上以血便、粪便恶臭、剖检见直肠有特殊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最具诊断意义;镜检粪便和直肠刮取物,发现卵囊可以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牛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的鉴别。前者常发生于1个月以上犊牛,后者多发生于生后数日内的犊牛且脾脏肿大。
四、防治
牛球虫病预防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犊牛与成年牛分群饲养,以免球虫卵囊污染犊牛的饲料;②被粪便污染的母牛乳房在哺乳前要清洗干净;④添加药物预防,如求诺添加于饲料或饮水中,能够有效预防球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