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一例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常见得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以鼻腔与鼻窦发炎,流鼻涕、流泪,脸部肿胀和打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秋冬季节是该病流行暴发得季节,产蛋鸡较为多发,感染后不仅影响产蛋还会诱发大肠杆菌和慢性呼吸道病。秋冬季节和初春家禽呼吸道病较普遍,养殖户较注重新城疫、流感等烈性传染病得防疫,容易忽视传染性鼻炎得预防。近来,鸡传染性鼻炎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个别地区近期鸡传染性鼻炎已然成为引起蛋鸡呼吸道病的主要传染病,对养鸡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将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 发病情况
11月23日运城市某养殖户上门询诊,养殖户饲养蛋鸡4500只,80日龄,鸡群约在11月18日左右出现症状,主要症状为采食下降,精神沉郁, 羽毛粗乱,脸部肿胀。 11月20日出现死亡,当天死亡17只,后来死亡量逐渐增加到问诊当天死亡75只。 在出现症状后,养殖户自行购买青霉素和恩诺沙星等进行治疗,效果不理想。
2 临床症状
实地观察鸡群,发病鸡群精神颓废,嗜睡喜卧,整体较为消瘦;面部肿胀,眼眶周围组织肿胀,肉髯水肿;有些打喷嚏,流鼻涕,流泪;鼻腔和鼻窦有粘性和浆液性分泌物;个别鸡只呼吸困难并伴有啰音。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鼻腔、鼻窦黏膜呈现卡他性炎症,眶下窦黏膜和鼻黏膜充血潮红;眼结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脓性分泌物;喉头和气管黏膜呈淡红色,附有黏液性分泌物;个别小肠有出血点,无其他明显症状。
4 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将病死鸡进行剖检,无菌采集病死鸡眼、鼻腔和眶下窦的分泌物进行触片染色,经革兰氏染色后镜下观察可见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现散在的、单个的、成对的或短链状。将该分泌物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培养24h后,可见培养基上长出不能溶血的透明露珠状小菌落。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副鸡嗜血杆菌感染。
5 治疗
全群使用附链康(25%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可溶性粉)、喘立欣(麻杏石甘口服液)、度获灭(七清败毒颗粒)饮水饲喂5天,严重的鸡只注射迪新(注射用头孢噻呋钠)。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每天使用威能(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500倍稀释带鸡消毒1次。用药第3天,鸡群精神明显好转,病情得到控制,采食量有所恢复。用药5天,没有死亡出现,精神状态和采食量恢复正常。传染性鼻炎较易复发,用药结束后以预防用量继续投药两天,加强疗效。
6 防治措施
鸡传染性鼻炎在天气寒冷季节较为多发,气温变化大,集群密度较大,养殖户鸡为了保温关闭门窗,导致通风不良,舍内氨气过高。冬季需安装供暖与通风装置,降低氨气浓度,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病鸡或转归期的鸡等都是病原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飞沫传播、带菌鸡的鼻、眼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传播。因此,发现病鸡要及时严格隔离治疗,并对鸡舍进行消毒,减少病原传播。定期带鸡消毒可有效防止疾病传播降低发病率,可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灰尘。
疫区的鸡场要做好免疫接种,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30日龄和开产前共免两次,可保护整个产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