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一例番鸭细小病毒病的诊治和体会!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番鸭细小病毒主要感染1~3周龄的雏番鸭,未见其他畜禽感染,番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临床症状多为腹泻和不同程度的肠炎为主。该病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由于气温较低、舍内空气差,发病会较其他季节高。该病是番鸭养殖过程中危害严重的传染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文将临床上的一例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具体诊治情况进行介绍。
发病情况
5月20日,许昌市某养殖户饲养8500只番鸭,饲养至16日龄时,雏鸭精神状况较差,不愿走动,拉灰白色、绿色稀便。病情发展2天就死亡90多只。
临床症状
患病雏番鸭个体消瘦,精神沉郁,采食下降;腿脚无力发软,较少走动;个别呼吸困难,张口呼吸;腹泻,排灰白色或绿色稀便,肛门周围有粪便粘附。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的雏番鸭,有的呈全身败血症状,心肌呈瓷白色;肝、肾、脾稍微肿大;个别胰脏呈现淡绿色且有少量出血点;整个肠道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十二指肠有胆汁渗出,呈急性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密布出血点,肠道其他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渗出物和出血现象。
实验室检测
采集刚病死的雏番鸭血清,委托国家兽用药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实验室中进行琼脂扩散实验微量碘凝集试验最终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测可鉴定为番鸭细小病毒病。
治疗措施
1.注射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高免血清,
2.饮水中添加康感250公斤水/袋、度获灭150公斤水/袋、硫酸新霉素可溶性粉150公斤水/袋,连用四天。
3.用药第三天回访,死亡四只,鸭群吃料、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
诊疗体会
1.加强饲养管理 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孵化场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孵化和育雏设备器具等在使用前后均要的严格清洗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育雏室一定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后进雏,育雏期间也要定期消毒。一旦发现感染的鸭只,要马上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
2.早发现早诊治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危害巨大,一经发现病情要准确诊断,防止延误治疗时机。因为番鸭细小病毒病在临床上与小鹅瘟、鸭瘟、鸭肝炎、鸭副伤寒等要区别诊断,有条件要结合实验室诊断进行确诊。确诊后及时注射高免血清可以降低伤亡,保护率可达70%或更高,同时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出现。
3.合理免疫 免疫接种番鸭细小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病较为有效的方法。种番鸭在产蛋前15天左右接种疫苗可对雏番鸭提供有效保护;5日龄左右的雏番鸭可以注射弱毒疫苗。